迎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18年度工作报告

作者: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发布于:2018-06-27 15:11:44 浏览:2521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理事、各位会员代表:

大家好!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系列重大举措,推进系列重大工作,具有开创性、里程碑和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在教育领域,加快教育现代化,做教育强国,教育信息化进入了新时代。在此背景下,协会按照章程和服务教育信息化的宗旨,发挥我会专业特色和优势,围绕教育部重点工作和行业发展需求,在各级领导、学者、专家的关心指导下,依靠各专委会和分支机构,团结广大会员,对工作取得的成效和进展,代表第六届理事会向大会做报告,请审议。

 一、2017年工作主要成效及特点

过去的一年,协会上下共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2017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以“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按照年初制定的“151”思路和任务部署,推进相关工作。也就是,围绕一个核心目标:“提升实力,树立品牌,引领发展”,实施“智库建设、联盟与专委会建设、合作机制建设、国际交流和协会自身能力建设”五大工作任务和一个协会更名的探求。回顾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应该说,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新进展,催发了组织新活力,其特点概括为三个明显和三个增强。

(一)活动明显增多,规模明显扩大,内容明显提升

与2016年相比,2017年活动涵盖学术会议、著作出版、标准研制、白皮书发布、政府咨询与购买服务、对外交流、资源与成果征集展示、各类培训、产品鉴定等,合计逾143项,参与人数逾16万人次。研制提交与发布试行指导性行业标准18个,其中标准委员会4个,外语专委会2个,虚拟现实教育联盟4个,康复专委会8个。发表和出版各项成果11个,其中智库报告2个,学科实施指南4个,专著与教材2部,专刊3期。申报协会“十三五”课题逾450个。

(二)品牌意识增强,产教结合增强,国际交流增强

培育品牌,增强教育信息化行业影响力。2017年,发挥协会成员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兼任委员的便利,主动为国家教育大政方针建言献策,扩大协会影响。主动参与大连、成都、沈阳等地区政府主导的区域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工作。成功注册了协会“ET3”智库报告标识。尝试建构了“以会带展”互动模式。在青岛和北京,相继组织了教育信息化高峰论坛和智慧教育及其应用成果展览。各副会长、常务理事、专委会齐心协力积极主动以自身优势助力会展成功举办。青岛会,杜占元副部长到会给予肯定和鼓励。北京会,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到会致辞。同时,为这两次会展做出贡献的有技术标准委员会,金融专委会、教育游戏专委会、教育测量与评价专委会、教育康复专委会、创新教育实践工作委员会、中小学专委会、校园影视专委会、高职专委会、虚拟现实教育联盟等。他们积极主动协办会展,发布成果,组织学术论坛和培训活动。还有一些专委会通过微信公众号,提升协会影响力。

强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2017年,新增企业会员108家。以论坛和会展为抓手,推进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两次会展吸引逾300家教育品牌企业参与,发布教育科技新品逾200个。一些企业还在尝试与协会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拓展更大项目实施。如深化会展活动,形成“会展互动”机制;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助力VR产业小镇建设;开展大运河带文化VR创意活动,将企业技术培训与学分银行嫁接等。在一些专委会组织的活动中均有企业的技术支持,诸如全国中小学机器人教学暨创客教育展评活动;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全国中小学生网络虚拟机器人设计竞赛;影视传媒专委会的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等。

主动开展国际学术交流。“走出去”,去年9月,应日本教育工学会邀请,协会秘书处与技术标准委员会、教育游戏、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康复、电影教育等专委会代表一起参加了“2017日本教育工学会第33次年会”和“第6届日中教育技术研究与发展论坛”。同时,与参会的美国AECT和韩国AECT秘书长进行了交流。“请进来”,在2017中国教育信息化国际峰会暨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上,组委会邀请了芬兰等10国的驻华参赞或相关负责人出席,日本教育工学会专家在论坛上进行了学术交流。

“更名”进展情况。去年,在协会年会上通过了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更名为中国教育信息化协会的议案。会后上报,教育部通过了协会的更名申请,并将更名材料报至民政部。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领导专门召集了“更名”座谈会,邀请协会专家、领导、教育部主管部门同志到会座谈。目前更名工作正按民政部工作流程在进行中。

综上所述,2017年协会影响力明显增强。这“三明显”和“三增强”与在座同志们的辛勤工作和不断努力分不开。在此,我代表协会向同志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二、教育信息化进入新时代

(一)新使命及价值追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如何实现信息化并引领现代化已经成为一种使命。早在2010年,中国政府就明确:“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随后,又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了总体目标、发展任务和行动计划。教育部2018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要拟定“教育信息化2.0计划”,这表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新使命在融合发展创新。

融合发展的价值何在,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已经给出答案: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以及“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无论基础教育、成人与职业教育、全日制高等教育等学校教育,还是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以及行业培训、岗位培训等社会化教育,在其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都蕴含着价值追求。

(二)思想解放,直面问题

解放思想关键在开放理念、格局和站位的高度。2018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想要再解放,改革要再深化,开放要再扩大”。当下,就信息技术而言,不像20年前,根本无人知道自己会被带入到今天的互联网时代。10年前也不知道,智能手机、平板电脑、3G、4G、WIFI,以及微信、支付宝、共享单车、滴滴打车接踵而至,网聊、网约、网购、移动学习等成为现实。接下来,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教育领域会产生怎样的革命性影响,我们仍是以手段、工具、方法的思维,以技术驱动来改变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还是不忘初心回归到教育本质上,融合展开以人为本的教育创新,这对教育技术协会的属性、理念与格局尤为重要。

解放思想,引领教育信息化行业发展,首先是不能带上技术至上的枷锁;其次是不能盲目追赶技术新潮、炒技术概念,而是要有教育定力,注重教书育人,核心是立德树人,要弘扬名师名教的传帮带。我相信,达尔文的这句话“不是最强者生存,而是最适应者生存”。教育信息化也是这样,无论什么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皆为适者生存。教育领域的改革开放关键在人,是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信息素养的提升和学习、工作、生活品质的提升。这里讲的人,包括我们自身。作为教育信息化行业国家级的专业化社会组织,在我们肯定一年的成绩时,还要清醒地认识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这就是起点再高一点、视野再宽一点、格局再大一点、能力再强一点。唯有此,我们才会在新时代为我国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2018年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

(一)基本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坚定以“提升实力,树立品牌,引领发展”的核心目标,围绕价值提升、内涵提升、质量提升,推进教育信息化在“互联网+教育”中的融合创新发展。

(二)主要工作任务

1.价值提升,做好两件事

一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协会上下都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新要求新部署。通过学习,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明确社会组织的价值作用。在学习中深入思考,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行业协会,怎样建设这个协会。十九大报告先后5次提到社会组织。一次是在“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中讲“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第二次是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第三次是在“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中,社会组织要共同参与;第四和第五次是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要加强党建。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也提到,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社会组织的价值,在国家从“管理”向“治理”转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也是新时代行业协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并正在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和解决我国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有生力量。深入地学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脱钩”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二是深入调研教育信息化行业新需求。国家将信息化提升到了战略发展高度,教育信息化已经从1.0进入到2.0。学校教育信息化、行业教育信息化、社会教育信息化等各领域,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通过调研,对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清楚自身的比较优势,了解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而且要做好;哪些事情不做或者缓做。调研中,要注意倾听专委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和会员们的意见。比如去年,学术委员会全面咨询各委员的意见,梳理出来行业内需要深耕的方面,以及应该开拓的方面,由此形成2018课题研究指南。再比如,虚拟现实教育联盟在成员单位中调研,推选出10件在做的事情,以此导引工作的方向。还有,这次年会发布“创客教育智库报告”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调研的结果,这样的调研能够凝聚大家的力量,行业引领作用也能凸显和提升组织力价值。

2.内涵提升,做好两件事

一是加强专委会建设。专委会成色,在一定意义上,是协会的内涵所在。各专委会的工作范式,既具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去年各专委会的工作总结,反映了各自的特点,成就应当给予充分肯定。如果从强化内涵建设的整体看,问题还是明显的。大家不妨审视我们现有专委会的治理架构和职能定位,先不说,专委会工作如何,作用发挥如何,社会影响力如何,仅就人员构成,就让人感到开放度不够,格局不够。能不能“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化,开放再扩大”,各专委会都要认真反思。今年,我们要更名、重组一些专委会和新建一些分支机构。下大力气,做有特色的专委会,支持每个分支机构做出行业品牌,成为行业创新驱动的支柱。

二是加强协会治理体系建设。机构的组织、人员、管理、服务、能力、文化氛围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露出这个机构的内涵有多深,格局有多大,格调有多高。这也是行业形象和行业公信力的展示。如何树立形象和培育公信力,需要我们在会长层面,常务理事和理事层面,秘书处层面、学术委员会层面加以反思,尤其要重视人力资源建设,吸引高端人才为协会服务。今年,在适当的时候,要进行人员调整,包括接纳优秀企业代表参与到协会管理和学术研究中来,激发内生动力。秘书处与分支机构需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实施规范化组织管理,提升专业和职业内涵,切实提高为会员服务的有效性和创新性。

3.质量提升,做好两件事

一是将学术引领做实。在新时代,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需要学术支撑,但学术不能空谈、泛议,只是停留在纸面上,论坛里,而是通过研究为协会发展指明方向,为行业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提供理论支撑、相关标准和技术解决方案,服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有质量的教育信息化。做好研究,不只是学术委员会自己的工作。学术委员会要积极主动地调动各专委会和分支机构及理事开展研究的积极性。各专委会和分支机构也要主动联络学术委员,大家相互支持,建立联动机制,扩大合作,提升研究质量和协会工作的质量。2018年,学术委员会印发《2018年度教育技术科研课题及征文选题指南》,推荐了2018年继续深耕和开拓的10个方面,对一些研究成果将在中国国际智慧教育会展上交流。做好“十三五”产学研课题的开题、培训、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各专委会和分支机构要像金融专委会一样,梳理本行业和领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形成行业教育信息化智库报告,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服务行业发展。

二是做好产教融合。去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作为以服务教育信息化为核心的协会,各级各类教育与院校是服务对象,也是依靠对象。同时,推动教育信息化行业发展的各类信息技术企业众多,我们要汇聚企业的力量,尤其是发挥骨干企业领头羊作用,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中,实现共建、共赢、共发展。今年,要继续扩招企业会员,帮助企业对接学校,推动校企合作开展活动。比如,去年我们组织了大运河带文化VR创意活动,北京赛区吸纳了19家企业为100多所学校提供免费的VR技术师资培训。培训过程中,校企之间增进了工作理解,提高了能力和参赛作品质量。不过也要提醒,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注意风险防控能力建设,平衡好效益和服务的关系。

4.影响力提升,做好两件事

一是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互联网发展与国际化联系紧密。“互联网+教育”改变着传统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模式。我国的教改探索和国外的做法,各有所长。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扩大学术交流,尤其注重与国际学术组织的交流与合作。要积极参与在国内组织的教育信息化相关国际会议和重大活动。要探索国产教育信息化软硬件产品输出的方式和途径,许多国产软硬件产品能够与国外同类产品媲美。支持开展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的教育信息化培训。依照相关规定,制定协会对外交流工作管理办法。积极开拓与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日本教育工学协会(JSET)和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等国际组织的学术项目交流、培训与合作。同时,也要加强与国际华人教育技术学会(SICET)的合作,参与到海内外的相关学术活动中。

总之,过去的一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大成就,展现了协会新形象和全体会员团结协作的新风貌,共同壮大了协会服务行业的实力和影响力。新的一年,教育信息化迎来新时代,我们要认清新形势,踏上新征程,围绕一个目标、三个提升,做好八项工作。工作中稳中求进,融合创新发展,高标准严要求,做有质量的教育信息化,呈现出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活动水准显著提高,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让我们携手踏上新征程,共创新时代!

谢谢各位!

 

热门动态